为贯彻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要求,落实学校学期初教学工作会议部署,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质增效,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25年3月20日起启动“思政课教师听评课专项活动”。
思政课教师团队通过创新教学设计、丰富教学手段,多维度展现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。活动以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课程拉开序幕,黄丽萍以精心遴选的历史案例切入,通过严谨的学术框架引导学生完成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升华。在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课程展示环节,王泽琳、滕照青两位青年教师通过“实业救国”等典型历史案例的情景化呈现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理论探究热情;李慧芬、邱声运两位教师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当代中国实践有机衔接,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深刻,充分展现了思政课“润物无声”的育人效果。
教学督导组全程参与听课评课,详细记录教师授课情况,从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效果等多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评估,为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了精准的改进建议。

听课结束后,教学督导组与听课教师随即展开深度交流,通过研讨对授课情况进行系统性反馈。督导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创新实践,指出教学案例选取精准、课程逻辑架构清晰、师生互动形式多样等突出亮点。同时,督导组结合课堂观察,针对教学节奏把控、学生思维深度引导等关键环节提出优化建议,强调应进一步科学分配教学时长,强化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引导,以提升思政课的理论穿透力和价值引领实效。

此次听评课活动旨在通过专项督导、同行互评、学生反馈等多维评价机制,通过教学诊断、案例剖析、集体备课等形式,提升思政教师教学水平,一方面为思政课教师搭建交流平台,促进相互学习与借鉴,提升教师个人教学能力;另一方面有助于把握思政课教学总体状况,为后续教学改进和课程建设提供依据。随着各课程的进程,马院将持续听评课活动,实现对所有思政课教师授课的全覆盖,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,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,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,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